-
2025-09-16
一电蓄电池的电压相关概念
电压相关概念开路电压:是指一电电池在非工作状态下即电路无电流流过时,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一般情况下,Li-ion充满电后开路电压为4.1-4.2V左石,放电后开路电压为3.0V左若,通过电池的开路电压,可以判断电池的荷电状态。中值电压:一电蓄电池放电时间为总放电时间一半处的电压,它是衡...
-
2025-09-16
一电蓄电池容量与能量的理解
容量电池的容量是指对一电电池放电,直到电压降到截止电压为止,在这期间所能取得的放电电荷量。电池的容量有额定容量和实际容量之分。在规定的电流和温度等标准放电条件下,对充饱电的一电蓄电池进行放电直到放电终止,所得到的容量称之为额定容量(或标称容量)电池的实际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
-
2025-09-03
什么叫充电终止电压?
充电终止电压是指蓄电池在充满电的状态下,继续充电时电压不再升高的临界电压值。此时电池内部化学反应达到饱和状态,若继续充电可能导致电解液分解(产生气泡)或电池温度异常升高,影响电池寿命甚至引发安全问题。充电终止电压(又称充电截止电压)是指在电池充电过程中,当电压达到预设的阈值...
-
2025-09-03
什么叫电池电动势?
电池正极平衡电极电位与负极平衡电极电位之差称为电池电动势,又叫理论电压。电池电动势的定义电池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 EMF)是指单位正电荷从电池负极移动到正极时,由非静电力(如化学反应)所做的功。其核心特征包括:1.开路状态测量:需在电流趋于零时测定,避免极化效应干扰。⒉.热力...
-
2025-09-03
电解质的分类
电解质也可以按照其电离度分为完全电离质、半电离质和非电离质。完全电离质是指电解质完全被电离,所有离子都可以被分离,常见的有氢氧化钠;非电离质是指电解质的离子不能被完全分离,常见的有氯化钙;半电离质是指电解质的离子不完全分离,常见的有氯化钠。电解质的性质差异也会使得它们的用途...
-
2025-08-23
不同容量的电池可以组合在一起吗...
不同容量的电池可以组合在一起吗?强烈不建议!不同容量的电池组合在一起使用时,会产生-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电池组的性能,还可能导致电池组、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在混合使用不同容量的电池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电池的电压不一致。电池的电压是它的能量储存量的重要指标,以化...
-
2025-08-23
何为电池的倍率放电?
放电倍率是放电快慢的一种量度,是指电池在规定的时间内放出其额定容量时所需要的电流值,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池额定容量的倍数,即放电电流/电池额定容量=放电倍率,通常以字母lt表示。每一个电池的容量在一定时间内是-定量的,锂电池的放电倍率是指与常规放电相比,在同等时间内,放电量是常规...
-
2025-08-23
常见的各种可充电电池之间有什么...
目前,可充电电池领域共存有三代不同类型的电池技术。首先是铅酸电池,其标准电压为2伏,可根据需求串联至所需的工作电压。尽管它在某些特殊行业中仍有所应用,但在日常生活中已基本被锂电池所取代。铅酸电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价格最为低廉,但同时也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其次是镍电池,标称电...
-
2025-08-18
一电蓄电池充电与放电
充电与放电:在电解池的两极反应中,氧化态物质得到电子或还原态物质给出电子的过程都叫做充电。在原电池中则叫放电(即使用电池的过程)。或者定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放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在电化学中,电极系统和电极反应这两个术语的意义是很明确的,但电极这个概念的含义却并不很肯...
-
2025-08-18
电池与电源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和作用电池是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在闭路中提供电流的装置。它是由一个或多个电池单元组成,每个电池单元又包含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电池可以将储存的电能释放出来,以供给各种电子设备使用,如手机、手表、遥控器等。它是一种独立的能量储存装置,可以随时随地携带和使用。电源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