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漏液现象分析
通过长期使用观察,发现电池漏酸时多为以下现象:
a、极柱四周有白色晶体,明显发黑腐蚀,有硫酸液滴;
b、如电池卧放,地面有酸液腐蚀的白色粉末;
c、极柱铜芯发绿,螺旋套内液滴明显;
d、槽盖间有液滴明显。通过对漏酸现象和漏酸电池的分析初步判定电池易漏部位主要集中在电池槽盖之间密封处、极柱端子密封处、和安全阀处。各部位产生漏液原因各不相同,下面对各类现象分别叙述并提出可采取的措施。
电池槽盖密封一般采用胶粘密封和热封两种方法。以前普遍的观点是热封方式稍好一些,但是近几年随着电池胶粘剂研究的快速进步,还看不出那一种密封方式更优越。尤其是ABS电池壳体采用胶粘密封的质量也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很多厂家都使用了对ABS材料具有轻微腐蚀能力的胶粘剂,更使的槽盖密封方式似乎在ABS壳体上的应用更广了一些。但是对于胶粘密封方式,除了电池槽盖设计上的溢胶槽等确保密封胶够用以外,密封胶配方和固化条件的控制似乎是电池实现密封的重中之重。如果这些方面控制的好,电池在寿命期内做到密封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经过对漏液电池解剖发现,密封胶与壳体粘接是界面粘接,结合力相对于热封法较小,发生漏液部位多是有缺胶孔或胶裂纹。由于环氧胶流动性较差(特别是低温固化)易造成密封槽某些局部没有填满胶,产生漏液通道,胶裂纹的出现第一种可能是电池碰撞等机械外力造成,另外一种可能是发生在柜架卧放电池中,由于重力作用,柜架变形使电池密封胶层受力,某些密封胶固化后又很脆,在外力作用下,容易产生细小裂纹造成漏液。不过对于目前新型的密封胶来说,出现密封胶裂纹的可能性已非常小。